| 昨天下午见到何世刚,他似乎还沉醉在生日宴的氛围中,狭小的屋子里有两个兄弟在做客,而前天晚上喝剩下的各种酒瓶还堆在地上:“小菜也剩了一大堆,能吃很久呢!”何世刚说这话的时候,刚好附近一位老太太经过,笑着用绍兴话问他:“生日酒办好了?昨天晚上很热闹呢!”何世刚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身为一个社区保洁员,一个从重庆来绍兴打工的务工者,26日在社区办的这场生日宴让何世刚觉得很有面子,而社区里浓浓的人情味更让何世刚打定了主意:“这里就是我的家”。 居委会楼下摆了20桌 先来说说何世刚刚刚办的这20桌生日宴。 几天前,市区府山街道西园社区主任马雪飞的办公室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向她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我们的保洁员何世刚对我说要办40岁生日宴,想借我们楼下的场地用一下。”马主任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然后他告诉我要办20桌,把我吓了一大跳。”马主任说,没想到生日宴的规模这么大,这让她有点担心场地不够用。结果,居委会楼下的雨棚下果然摆不了那么多桌,一部分人不得不“移师”楼后的空地。幸亏当晚天气不错,居委会给何世刚的生日宴接线插电,“倾情提供”照明,来的人都吃得很高兴。 何世刚的这顿生日宴花了他近万元钱,菜是弟弟亲自买的,桌椅是租来的,而大厨则是同乡好友,饭桌上鸡鸭鱼肉全上齐了,来喝生日酒的大多是他同在绍兴打工的亲戚朋友,难得那么多人聚在一起,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日,这让何世刚觉得非常兴奋。 后来两个特殊来宾的出现更是让何世刚记忆深刻。虽说是过生日,可似乎大家都忘了给老何准备一个生日蛋糕,结果社区主任马雪飞突然出现,亲自给何世刚送来了写有“生日快乐”字样的蛋糕。而社区里的章阿姨则领着大家给何世刚唱生日歌,让他激动不已。结果,这顿露天里的生日饭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 远亲不如近邻 何世刚是重庆市江津区人,来绍兴已经21年了,他说,到绍兴以来他几乎没过过生日,而这辈子也从来没享受过如此隆重的生日宴。 三年前,何世刚和老婆顶替自己的哥哥嫂嫂开始在西园社区担任保洁员,并逐渐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凌晨三四点,老何夫妇就起床开始打扫社区,他们要负责32幢居民楼和其他一些饭店、单位的环境卫生。8点左右打扫结束,然后就是一天的保洁,一般要晚上7点才能下班。老何说:“工作苦点脏点不要紧,只要日子能越来越好就行。” 三年时间里,由于工作踏实,待人和气,老何逐渐和社区里的居民熟稔了起来。“许多人即使叫不上名字,见面也会打个招呼。”来给老何唱“生日歌”的章阿姨,就是老何的“点头之交”,另外还有许多附近的居民向他表示了祝贺。 老何说,社区里的人待他们一家不错,他愿意在这里长干下去。老何的哥哥以前在这里担任保洁员时,有一次撞伤了头,居委会发动募捐,居民为他捐了一万多元,后来嫂嫂得了重病,要回家治疗,社区又为他们家发动募捐,结果又筹到了一万多元。“还有我老婆阑尾炎开刀,社区也给报销了800元。”老何说,逢年过节的,社区里也少不了给他们保洁员发点柴米油盐,给年夜饭添道菜,在这里生活工作,非常安心。 绍兴 就像我的故乡一样 如今,老何一家人已经在西园社区扎下了根。住的房子虽小,但是社区免费提供的。“说实话,如果真要让我们在市区找个房子,一来怕负担不起,二来也真不好找。”这个小小的家每月还有一百度的电可供使用,如果不用空调,这些电日常足够用,另外,水也是免费使用的。老何的女儿目前正在元培中学读初二,据说成绩中等。 老何说,老家已经没有长辈了,亲戚朋友也多在绍兴打工,大家各有各的家庭和工作,日子过得非常安稳,平日里走动走动,很少有人提及要回老家。“我们在绍兴生活了21年,只有两三次没在这里过年,而今年肯定还在绍兴吃年夜饭。”老何说,自己已经习惯了绍兴的水土,能说绍兴话,早把自己当成了“绍兴人”,说着说着,老何有意无意地秀起了自己的绍兴话。老何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女儿的成绩。“如果她考不上这里的高中,那只能带着她回老家,如果考上了,那我们就再也不离开绍兴了。” |